橋底辣蟹原本只是街邊大排檔,連店鋪都沒有,位于銅鑼灣的鵝頸橋底,因其辣蟹而聞名,逐漸從街邊大排檔發(fā)展到了如今的三家分店店鋪。橋底辣蟹的門店招牌非常顯眼,紅底金字,門里門外貼滿了各路政要明星到店吃飯的照片,狄龍、韓紅、張家輝、五月天、林丹等等都曾光顧這里,也是大陸游客心目中的網(wǎng)紅餐廳。路過橋底辣蟹,看著這鋪天蓋地的宣傳也對它很難拒絕。
橋底辣蟹的每一家店面都不算大,裝修風格是傳統(tǒng)的中式風,因為顧客總是絡(luò)繹不絕而桌距又非常近,環(huán)境稍顯嘈雜。大多數(shù)人是因為避風塘炒辣蟹而來,橋底辣蟹的避風塘炒辣蟹也成為了不得不吃的必點菜式。辣蟹對愛食清淡養(yǎng)生海鮮的顧客來說,就稍顯重口味,因此橋底辣蟹也對辣味分了多個等級,包括大辣、中辣、小辣、微辣或者去除辣椒的蔥姜口味,滿足不同人群的口味需求。除了蟹、賴尿蝦皇、蟶子皇一類的海鮮是時價之外,其余菜品都是明碼標價,也無需其他加工費用。不過無論蟹的價格如何變動,一份橋底辣蟹的價格至少也在600港幣左右。橋底辣蟹還配有小菜、主食,米飯、粥、粉、面應(yīng)有盡有。
不過近年來由于廣告的宣傳和明星光顧的加持,橋底辣蟹有過譽的嫌疑。如果是喜歡避風塘口味,那橋底辣蟹是不錯的選擇,但如果是想要品嘗其他口味的海鮮,還是寧愿親自挑選海鮮后再進行加工。由于橋底辣蟹的火爆,大部分食客也以游客為主,店內(nèi)的服務(wù)態(tài)度每況愈下,碗筷也常出現(xiàn)清洗不那么干凈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