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小三峽并非歸屬長江三峽,而是位于長江支流大寧河,因此又有大寧河小三峽之稱。與長江三峽的宏偉壯觀相比,巫山小三峽顯得精巧典雅。南起巫山縣,北至大昌古城的小三峽全長50公里,由龍門峽、巴霧峽、滴翠峽組成,素有“龍門巴霧連滴翠,奇山秀水勝三峽”的美譽。
龍門峽:
從大寧河匯入長江處逆流北上,第一個峽谷便為龍門峽。峽谷全長3公里,在小三峽中最短。峽口兩山對峙猶如一門,被游客們盛贊為小夔門。龍門橋的建成,使得龍門峽更似小三峽的門戶。
峽口不遠處有獅形石峰,正對著兩山之門,此景便被稱為“雄獅守門”。此外峽谷內(nèi)還有此類石峰,如“九龍柱”、“靈芝峰”等。船只駛出龍門峽便是名聲顯赫的“銀窩灘”。三峽水利工程未建成之前,此處水位落差約8米,水流極快,游客需先下船在步行到上灘。古時商人需雇傭纖夫拉船到上灘,不少貨船在此傾覆,掉落金銀財寶,“銀窩灘”由此而來。
巴霧峽:
從龍門峽繼續(xù)北上,不遠便是小三峽第二峽——巴霧峽。峽谷全長10公里,因支流巴霧河得名。此處怪石嶙峋,峰回路轉(zhuǎn)的特點一直被人們所稱奇。比如峽谷灘口有一酷似烏龜?shù)母〉袂队谑谥希颂幍妹麨觚敒?。峽谷內(nèi)還有猴子撈月、馬歸山、回龍洞、仙女拋繡球等各類奇石景觀,結(jié)合云霧迷蒙的幽深峽谷,極具神秘色彩。
峽谷內(nèi)還有黑色懸棺懸掛的景觀,人們稱之為“鐵棺材”。早年巴霧峽曾有多具懸棺高置,現(xiàn)存已不多。“船棺葬”實為巴族古代葬儀,是巴國開拓者務(wù)相子孫為紀念務(wù)相而舉行的儀式,后代子孫與大臣紛紛效仿,形成了一種習俗。因此,巴霧峽別稱鐵棺峽。
滴翠峽:
滴翠峽全長20公里,是小三峽中最幽深的一段峽谷。峽中有座長達數(shù)公里,高約百丈,通體赤黃生輝的赤壁山,游客行船從旁邊路過猶如螞蟻般渺小。山體在陽光的照耀下更是紅光萬丈,得名“赤壁摩天”。此外,滴翠峽還有水簾洞、摩崖佛像、天泉飛雨等景觀,都值得一看。
小小三峽:
小小三峽位于大寧河滴翠峽處的支流馬渡河上,是小三峽的姊妹峽,因為更小而得名。峽谷全長15公里,由長灘峽、秦王峽、三撐峽組成。峽谷水道更為狹窄,所以也愈發(fā)幽深。
信息參考
門票:120元/人
開放時間:08:0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