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立于1935年的的味香齋,最早叫“西冷咖啡館”,解放后更名為“向陽飲食店”,提供牛肉湯、炸豬排、辣醬澆頭面等平民菜式;八十年代前后,小店再度更名為味香齋,隨即成為上海遠近聞名的面館之一。在2017年被評選為米其林推介餐廳后,霎時名聲鵲起。
店內(nèi)的招牌面點麻醬面,據(jù)傳早在“西冷咖啡館”時期便開始供應(yīng)。區(qū)別于常規(guī)的水拌花生芝麻醬,店鋪的麻醬采用炸豬排用的花生油進行攪拌,成品自帶淡薄清香。而在面食上桌前,阿姨還會在面上澆上一勺肉汁,這肉汁正是店里燒辣肉、排骨和燜蹄澆頭熬出來的秘制鹵汁,是整碗面的點睛之筆。剛上桌的麻醬面需要立即拌開,讓面條均勻的蘸上醬料,而肉汁附帶的微辣口感中和了麻醬的甜膩,細品也不覺生澀膩口。懂行的食客還會點上一碗小牛湯佐餐,五十斤牛后腿扔進大鍋燉足四五個鐘頭,僅添加咖喱粉和蔥姜調(diào)味的牛湯口感香醇、鮮香微辣,配合熱騰的麻醬面,滋味妙不可言。
貴為歷史老店的味香齋,時至今日依然沒有擴充店面規(guī)模,門口的鐵藝欄桿、舊式吸頂?shù)鯚粼诮?jīng)歷數(shù)十年光陰后至今仍在使用,平實無華的店內(nèi)也永遠人頭攢動;而米其林推介的徽標卻低調(diào)的粘貼在門口旁玻璃墻上,路過的行人食客似乎都對其熟視無睹。沒有高大上的裝修,樸實的門面、一如以往的美味是味香齋的魅力所在。
味香齋價格親民,以麻醬面為例,一碗僅需10元,每碗默認配置3兩(150克)面條,僅支持現(xiàn)金及支付寶付款。由于店鋪常年食客眾多,到店的食客需耐心等待輪候餐席,必要時需拼臺就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