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慶游玩,磁器口和歌樂山渣滓洞是少不了的打卡景點。兩個地方游完,來不遠處的大龍品嘗一頓接地氣的火鍋或許能為一天劃上一個完美的句號。大龍火鍋與掰抄手、陳楊酥肉王被當?shù)厝朔Q為小龍坎三絕,其開業(yè)近20年,由最開始的幾張桌子已發(fā)展到目前連著占據6家鋪面,每天晚上火鍋店門前的排隊人群都將電臺巷整條街圍得水泄不通,熱度多年不減。老板劉鵬在餐飲界打拼多年,徒弟也收了不少,近兩年成都最火的電臺巷火鍋就是由他其中一個徒弟所開。
大龍火鍋店所用底料為每日現(xiàn)炒,炒料的房間就在店面旁邊,顧客可隨時看到炒料過程。炒料時味道更是飄向各處,食客們剛走進電臺巷就可聞到濃濃椒香。辣味強硬是大龍鍋底最顯著的特色,選用的河南內黃辣椒經過高溫翻炒后將辣味全部釋放到牛油中,牛油厚重,香辣撲鼻。據店家介紹,平均每鍋底料大概用8兩料,4斤左右牛油,之后再用牛骨和豬骨熬成的高湯化湯,鍋底越煮越辣。
大龍的味碟與許多老火鍋一樣,只供應香油與蒜泥。若要額外點選小蔥,可囑咐服務員“切一半留一半”,切碎的蔥花用于味碟佐料,剩下的一半直接投入鍋中燙煮食用,入口清脆帶甜。大龍的腦花菜品處理細致,上桌前店家已將表面的網膜全部撕掉,煮熟后沒有一點腥味。嫩肉片和老肉片用料新鮮,都來自不遠處學田灣市場每日現(xiàn)殺豬肉,區(qū)別在于嫩肉片只有薄薄一層,燙涮幾秒后肉質充滿彈性,老肉片塊大且厚,用生粉浸泡的方法確保了其久煮不老。
大龍的桌椅排列緊密,鄰桌間幾乎都是背靠背就餐,店內外氣氛相當熱鬧?;疱伒杲洜I多年,墻面和桌椅已有不少污漬,地面油滑感嚴重,顧客在內穿梭時要額外留心。服務人員是清一色中年女性,高峰期時態(tài)度明顯下降,續(xù)水、加菜都需要顧客多次催促。
沙坪公園后門二龍火鍋同樣營業(yè)多年,其老板劉二龍其實是大龍劉鵬的親弟弟。從味道來看,二龍火鍋不及大龍辣味突出,但鍋底油香醇厚,菜品新鮮度也算不錯。若是不想在大龍等位的顧客也可考慮前往二龍火鍋。